4NIfzINl70Y ent.huanqiu.comarticle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评《乘风2025》:“综艺+文旅”的深度互动/e3pmh1jtb/e3pn46tmo新一季《乘风2025》近日收官,收获观众好评。节目打破传统演播厅的局限,将舞台融入壮丽山河与地域文化之中,实现了“综艺+文旅”的深度互动。节目足迹走过海南陵水、云南石林和抚仙湖、雄安新区、新疆昆仑山、呼伦贝尔草原,当《向云端》的歌声在抚仙湖畔响起,当《日落大道》的旋律回荡在和田的落日余晖中,歌曲意境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,人文与山海交织共舞。以山河为舞台,文旅融合赋能效果显著——昆仑山景区因节目录制而备受瞩目,形成了“跟着节目去旅行”的热潮。节目效应和明星推介转化为文旅吸引力,将“宝藏之地”推向大众视野。《乘风2025》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通过内容融合与形式创造,将中华文化神采贯穿在舞台中。在节目《庐州月》中,悠扬的笛声、婉转的戏腔与翩跹的伞舞,共同编织出一幅写意的东方水墨画,尽显含蓄典雅之美;节目《十面埋伏》大胆地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力量型鼓点、舞蹈语汇结合,释放出穿越时空的凛然之气。真人秀环节巧妙植入彝族大三弦舞、雄县舞狮等非遗代表性项目,让海内外观众在轻松氛围中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魅力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艺术形式发生奇妙碰撞,激发出跨越文化背景的共鸣与欣赏。 通过真诚的跨国合作与细腻的女性情谊,《乘风2025》构建了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情感桥梁。基于尊重、互助与共同奋斗而产生的人文温度,成为消弭隔阂、传递中国形象柔软而有力的方式。中国艺人蒋一侨与乌克兰模特卡琳娜的友情令人动容;李艺彤与泰国演员“月亮姐姐”Nune从语言不通到建立默契,舞台下的点滴互动让观众感动。国际嘉宾深度参与,本身就是文化交融的体现。她们通过自身影响力向全球传递真实、多元、友好的中国印象。许多海外观众惊叹于舞台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,在社交平台上坦言“尽管不懂中文,但认为所有姐姐都非常优秀”。当节目聚焦于个体间真诚的互动、共同的梦想与相互成就的温暖时,文化的壁垒在共情中被悄然打破。国际嘉宾成为“体验者”和“传播者”,她们眼中的中国风景、穿着的中国服饰、感受到的中国情谊,连同海外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叹,共同构成了具象化的“中国故事”。作为一档颇具IP效应的品牌节目,《乘风2025》有效构建了立体的文化传播场域:在表达上,它让传统“活跃”在当下,惊艳众人;在空间上,它让文化“走”出演播厅,与山河共鸣;在情感上,它用人性的温度“暖”化隔阂,架起跨越山海的心灵之桥。这趟“乘风破浪”的旅程,生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,提供了文明互鉴的新样本。(作者杨乘虎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)1751245710395责编:相莹弟人民日报海外版175124571039511[]{"email":"xiangyingdi@huanqiu.com","name":"相莹弟"}
新一季《乘风2025》近日收官,收获观众好评。节目打破传统演播厅的局限,将舞台融入壮丽山河与地域文化之中,实现了“综艺+文旅”的深度互动。节目足迹走过海南陵水、云南石林和抚仙湖、雄安新区、新疆昆仑山、呼伦贝尔草原,当《向云端》的歌声在抚仙湖畔响起,当《日落大道》的旋律回荡在和田的落日余晖中,歌曲意境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,人文与山海交织共舞。以山河为舞台,文旅融合赋能效果显著——昆仑山景区因节目录制而备受瞩目,形成了“跟着节目去旅行”的热潮。节目效应和明星推介转化为文旅吸引力,将“宝藏之地”推向大众视野。《乘风2025》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通过内容融合与形式创造,将中华文化神采贯穿在舞台中。在节目《庐州月》中,悠扬的笛声、婉转的戏腔与翩跹的伞舞,共同编织出一幅写意的东方水墨画,尽显含蓄典雅之美;节目《十面埋伏》大胆地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力量型鼓点、舞蹈语汇结合,释放出穿越时空的凛然之气。真人秀环节巧妙植入彝族大三弦舞、雄县舞狮等非遗代表性项目,让海内外观众在轻松氛围中感知中华文化的多样魅力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艺术形式发生奇妙碰撞,激发出跨越文化背景的共鸣与欣赏。 通过真诚的跨国合作与细腻的女性情谊,《乘风2025》构建了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情感桥梁。基于尊重、互助与共同奋斗而产生的人文温度,成为消弭隔阂、传递中国形象柔软而有力的方式。中国艺人蒋一侨与乌克兰模特卡琳娜的友情令人动容;李艺彤与泰国演员“月亮姐姐”Nune从语言不通到建立默契,舞台下的点滴互动让观众感动。国际嘉宾深度参与,本身就是文化交融的体现。她们通过自身影响力向全球传递真实、多元、友好的中国印象。许多海外观众惊叹于舞台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,在社交平台上坦言“尽管不懂中文,但认为所有姐姐都非常优秀”。当节目聚焦于个体间真诚的互动、共同的梦想与相互成就的温暖时,文化的壁垒在共情中被悄然打破。国际嘉宾成为“体验者”和“传播者”,她们眼中的中国风景、穿着的中国服饰、感受到的中国情谊,连同海外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叹,共同构成了具象化的“中国故事”。作为一档颇具IP效应的品牌节目,《乘风2025》有效构建了立体的文化传播场域:在表达上,它让传统“活跃”在当下,惊艳众人;在空间上,它让文化“走”出演播厅,与山河共鸣;在情感上,它用人性的温度“暖”化隔阂,架起跨越山海的心灵之桥。这趟“乘风破浪”的旅程,生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,提供了文明互鉴的新样本。(作者杨乘虎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)